文学院研究生“新绿”学术沙龙活动简报之六
为贯彻活跃我院严谨、尚学的学术氛围,营造自由、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宗旨,进而培养研究生独立探索的学术能力、创新思辨的学术品质以及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从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于2015年5月14日在汇文楼4楼文学院会议室举行了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活动由文学院2014级研究生会学术部策划组织。本次交流会的报告主讲人分别为2013级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包鸿鹏同学,报告题目为《2014年女生节标语研究》; 2013级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王妍同学,报告题目为《民俗合体字浅析》;2013级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李静静同学,报告题目为《演化分析在量词认知研究中的作用》;2013级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秦丽果同学,报告题目为《内蒙古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方言研究》。
包鸿鹏同学首先就“女生节”这个定义进行了界定。女生节,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山东大学发起,后发展于中国各高校,是一个关爱女生、展现高校女生风采的节日,通过开展高品位、高格调的人文活动,引导女生关注自身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文化内涵、业务能力、心理健康的活动,是高校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次,界定了“标语”的定义。文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从女生节标语看出语言的修辞问题,主要有:押韵、双关、仿写、夸张和谐音;第二,从女生节标语中看出社会文化热点问题,主要包括《青春偶像剧》受追捧和雾霾两个问题;第三,从语言规划角度看出女生节标语规范问题。
王妍同学主要介绍了合体字的起源及其在道教盛行的背景下,逐渐发展成为表达美好吉祥寓意的民俗合体字的过程;阐述了民俗文化与民俗合体字的关系,如岁时装饰:新年装饰、春联、报春条等等;民间纳福:“福”字、“寿”字、“百福图”等等;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当下创造合体字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李静静同学首先对语言学中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结合自己对于约定量词“笔”和“桩”的认知研究过程,对演化分析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量词“笔”的演化过程遵循了空间物名词到时间物名词,从具体名词到抽象名词的进程,这与“笔”的范畴化过程是吻合的;量词“桩”的演化进程则恰好相反,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这与量词范畴化的普遍规律是背道而驰的,这是由于“隐喻”这一认知机制在起促动作用。所以,以演化分析为基础的量词认知研究可以为范畴化过程提供理由和依据,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秦丽果同学首先对正镶白旗方言晋语的概况(确立和分布)进行了介绍。第二,介绍了正镶白旗方言的特点,包括语音特点:保留古入声、无翘舌音、无前鼻音、儿化韵多、增音现象和减音现象等六方面特点;词汇特点包括:古语词较多,如:“早起”、“夜里”等等;蒙语借词存在,如:“苏木”、“哨”等等;语法特点则体现在好等程度副词上。第三,简要分析了正镶白旗方言的变化:语音上,入音韵减少,出现了翘舌音和前鼻音,儿化韵和增音现象逐渐减少;词汇上,出现旧词淡出和新词融入两方面的变化。最后,对正镶白旗方言的变化提出自己的思考,首先阐述了出现变化的原因如,普通话的影响、交际的需要、正镶白旗方言的自身价值未得到认可和方言区人们文化水平提高等等;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对方言保存和保护的措施,如扭转人们的思想和认识,改变汉语教育单语性的现状,正确贯彻执行“推广普通话”的政策等等。
最后同学们围绕报告人的报告内容展开了提问和讨论,将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的氛围推向了新高潮。在热烈的讨论中同学们获得了新的知识,学习到了新的文化知识,最终以满载收获的灿烂笑容为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