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研究生“新绿”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简报八
为贯彻活跃我院严谨、尚学的学术氛围,营造自由、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宗旨,进而培养研究生独立探索的学术能力、创新思辨的学术品质以及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从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于2015年10月30日在汇文楼1楼文学院资料室举行了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活动由文学院2014级研究生会学术部策划组织。本次交流会的报告主讲人分别为2014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李张召同学,报告题目为《古人“名”与“字”问题分析》; 2014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吴玲同学,报告题目为《青春的艰难与成长——双雪涛小说的成长叙事分析》;2014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梁思睿同学,报告题目为《<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当代接受》。
李张召同学从“名”的概述谈起,名就是天地万物彼此之间的区别符号。人为万物之灵,自然就更需要这样一个符号了。又分别阐述了小名和大名,单名和双名。其次,对“字”进行了论述。字是从名的含义衍生出的另一个符号。最后,论述了字与名的关系。名与字的产生有先有后,字是在名的基础上起的,但二者在意义上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可以说,它们是互为表里的,所以才能“闻其名而知其字,闻其字即知其名。”李张召同学将名与字间的意义联系分为四小类:第一,名、字间意义相同或相近;第二,名、字意义有类属关系;第三,名、字意义相反;第四,名、字意义相关。
吴玲同学就当下文坛炙手可热的青春题材小说,分析了双雪涛的中短篇小说,主要有《翅鬼》(又名《飞》)、《我的朋友安德烈》、《无赖》、《靶》、《安娜》、《大师》、《刺杀小说家》、《冷枪》、《大路》。这些小说就题材而言,可简单分为三类:校园生活系列、玄幻传奇系列、民间人物系列。这三类小说深受网络小说,特别是校园题材小说的影响,既具有通俗小说的情节模式,也具有纯文学的写作特征,从而彰显了雅俗融合和反类型化的青春写作倾向。这种反类型化的青春书写模式也为80后小说家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珍贵经验。从类型起步,走向反类型写作,也标志着作家艺术水平的显著提升和写作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在具体阐述过程中,还对双雪涛的这三类小说进行了详细分析。
梁思睿同学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论文,第一,简要概述了一下《中国现代小说史》,包括出版时间,写作目的,历时十年,并介绍了夏志清的知识谱系,国内及国外背景。第二,从两个大方面简述了接受历程,从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对新启蒙主义思潮下的学术反思进行了阐述。最后,为我们提供了全球化和后现代语境影响下的学术借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