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研究生“新绿”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简报之六十六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4-19   浏览次数:179

4月17日,文学院学术交流会于图书馆一楼写作指导空间举行。本次活动主讲人是来自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林露,赵慧妍,张梦茹,龚乔雪,姜丹,孙嘉忆六位同学。

林露同学的题目是 《论霍艳小说的创作转型》。霍艳的小说创作已从早期的青春文学转向了现实主义文学,转型后的作品描写领域更广阔,反映社会现象更为深刻。霍艳的转型,是对自我的重塑,同时也启示了当下文坛:“80后”的作家也应承担起社会历史责任。比较她转型前后作品,并着重对转型后的小说进行解读,来分析她小说转型的成功处及转型的原因和不变的写作经验。

赵慧妍同学分享的题目是《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展现现实时在叙事结构、主题表达、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凸显出冲淡平和的中庸之道,徐则臣来自于水乡,陶冶了他温润的秉性。初见《耶路撒冷》,不看序言、名家评论、作者创作谈,也会猝不及防的被书上的“审视一代人独特精神质地与现实处境的长篇力作”“一代人的心灵史”“老舍文学家”等阔大又深刻的定论语言所广告了一下。

 张梦茹 同学的题目是从《沙彦哈达峰的雪》看阿苏诗歌的审美特性。人类创造了世界的意义,然后通过美学的认证或者其他方式将其吸收。从某种程度上说,诗学是经验的阐释,是沟通创作主体与接受者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文本智慧的弥散。1764年(清乾隆年间),国家抽掉1000多名锡伯族的官员,于农历4月携带自己的家眷共计3275人,赶着牛车,从盛京(今辽宁沈阳)出发,到新疆伊犁地区镇守边关。作为中国民族优秀的儿女,勤劳智慧,勇敢坚韧的锡伯族人不仅出色完成了国家的重任,而且在新疆伊犁地区成功开辟了自己的第二家园。驻守伊犁的锡伯族人的牛车不仅是民族迁徙的伟大见证,而且承载着锡伯族人民热忱朴素的家园意识。作为锡伯族的后人,诗人阿苏通过典雅洗练,浑然天成的语言吟唱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对民族历史的深情回顾中,探寻着存在的本质与意义。阿苏的诗歌,甚至很难采用既定的文学批评的条条框框去评价,因为阿苏已经将生命深深融汇进了那片本是“异地”的“故土”。正因如此,阿苏的诗歌才能超越时代,横跨地域,向我们源源不断散发着这份独特的美。

龚乔雪同学的题目是《重写文学史的历史化》。她认为“重写文学史”的产生,进行以及深化都影响着整个文学界的神经。而它的意义进一步拓展:不仅影响了文学整体史观的书写,而且试图重塑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整体走向与格局,促使文学书写走向现代化。她分享的内容从研究“重写文学史”源起,经过,评价等并将其进行全面阐释,史论结合。

 姜丹同学的题目死亡代表着解脱还是又一个牢笼?——论苏童菩萨蛮》与余华《第七天都说人死灯灭,但在《菩萨蛮》和《第七天》中,死亡并不是故事的结局,而是开始,苏童和余华以亡灵视角和看似荒诞的小说情节去关照无比真实的现实生活。本文就从死后世界、亡者未了的心愿以及亡灵的最终归宿三部分,去探寻两位作家对死亡的看法。

孙嘉忆同学的题目是《中国城市化发展下农村的生存环境》——以《极花》的圪梁发表于2016年初的长篇小说《极花》是贾平凹回望农村的又一独具匠心之作,这部可谓是其最短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拐卖妇女的故事,在思想内容上延续了作者深切关怀中国农村的精神主线,通过被拐卖妇女的眼光来观察偏远之地的自然生态和社会人文环境,从而展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偏远农村的生存困境,并由此对现代化发展进行深刻反思。

以上就是第六十六期新绿沙龙的报告,让我们对于现当代的作品又得到了新的观点和视野。我们下周二如约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