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鲜花“综合育人计划之“经典阅读——晨间朗诵”展示(三)
发布人:团委审核  发布时间:2024-08-11   浏览次数:12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渴望找到一片静谧之地,让心灵得以栖息。朗诵,不仅仅是文字的朗读,它是情感的传递,是心灵的触碰。每一个音节,每一句停顿,都蕴含着朗诵者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诠释。从《诗经》的古朴典雅,到唐诗宋词的婉约豪放;从现代散文的清新脱俗,到外国文学的深邃辽阔……朗诵,让这些跨越时空的经典作品再次焕发生机。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文字里的温度,聆听声音里的故事。

·第·

  第三期,我们的朗诵作品是《我与地坛》,在那片古老而深邃的地坛之中,时光仿佛被温柔地编织成一首无言的诗。史铁生,以他轮椅上的坚韧与内心的细腻,缓缓铺开了一幅幅关于生命、爱与救赎的画卷。在这里,每一块青石板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缕阳光都洒满了温暖的慰藉。史铁生在这片静谧的圣地中,找到了与自己对话的方式,也让每一个聆听他声音的灵魂,得以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

  本期我们将一起聆听20223杜明阳同学带来的朗诵作品——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杜明阳同学在准确、深刻把握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感情为我们展现了史铁生那段关于重生与希望的旅程。

  音频介绍:

  这段节选是史铁生在与地坛的交流中,认识到死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因此他对死获得了一些超脱。同时,他也意识到生不是瞬间可以想透的问题,而是需要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他从地坛里各类景物的变化中认识到,与其痛苦地活,不如开心地活,逐渐从绝望中找到了希望,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他意识到,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磨难和苦难,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人的性格和意志,使生命变得更加坚韧和有意义。

  原文: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就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侯,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我与地坛》,是一首流淌着泪水与微笑的歌,是一段关于重生与希望的旅程。它邀请我们一同走进那片充满哲思与温情的土地,去感受那份超越时空的共鸣,去聆听那些关于生命最真挚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