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鲜花“综合育人计划之“经典阅读——晨间朗诵”展示(六)
发布人:团委审核  发布时间:2024-08-26   浏览次数:17

千年漫漫征途,百年风云变幻,中华大地书写过辉煌,也背负过沉痛的记忆,过去的历史不能改变,但未来的历史却由我们今天创造。就让我们不负时代、不负青春,立报国志,践爱国行,以书寻史,用声音的力量,去重温那段澜壮阔的历史。

第六期【爱国】

五千年中华历史,曾有过辉煌,也曾有过坎坷。在这片热土上,中华儿女书写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真挚的爱国情怀串联起来我们每个人心之所向,也串联起奔涌向前的民族情怀。家与国,是永远融入我们红色血液中,永远不褪色的赤城。

本期我们将一起聆听2023级5班徐烨同学带来的朗诵作品——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用我残损的手掌之颂”,不仅是对华夏大地的抚慰和热爱,更是一次心灵的激荡和共鸣。就让我们在戴望舒的情感中,在徐烨同学的声音里,感受那份坚贞不屈的灵魂,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诵频:

音频介绍:《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一首由戴望舒创作的感情浓烈的爱国诗,写于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代,抒发了作者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由衷的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向往。“残损的手掌”既是诗人经受炼狱的真实写照,又是诗人不屈的灵魂象征。

原文: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