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天地
文学院发展史

历史沿革

沈阳师范大学(原沈阳师范学院)是在东北教育学院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东北教育学院成立于1951年,以培养中等学校行政领导干部为主。1953年,经政务院批准,东北部分师专与东北教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成为当时东北地区仅有的两所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之一(另一所为东北师范大学)。19536月,东北教育学院设中国语文科(中文系前身)。同年8月,部分科改系,正式成立中文系。20034月,中文系更名为文学院。

一、初建阶段

东北教育学院于1951521建立。院长由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兼任,后由东北教育局局长车向忱兼任。副院长由文学家、文学教授吴伯箫担任。院址设在沈阳市皇姑区崇山西路二段(现沈阳市八十五中学所在地)。1952年迁至皇姑区维德街(现辽宁中医学院院址)。

东北教育学院的任务是培养与提高中等学校行政领导干部和师资,以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教学的指导原则。

东北教育学院建立时,共办了两期中等学校行政领导干部训练班,每期八个月。第一期(1951.5-1952.1)结业190名;第二期(1952.3-1952.10)结业198名。第二期中等学校行政领导干部训练班结业后,办了一期中等学校师资训练班(1952.12-1953.6),培训了300名学员。1953年,东北教育学院除办中等学校行政领导干部训练班外,设中国语文、历史、俄文、美术等师范专修科,李承烈任语文科主任。

19536月中旬,由辽东、辽西、大连、松江、黑龙江五所师专转来中国语文、历史、俄文专科学生241名,其中一年级197名,二年级44名,这五所师专及沈阳、吉林两所师专的大部分文科教师和一部分行政干部也先后转来东北教育学院。调整后,中文教师队伍迅速扩大和加强,各科都有一批从各师专集中来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如全院三名教授之一——语文科张震泽教授。调整后,学生增加到632人。其中,一年级新生290人;二年级234人;中等学校行政领导干部训练班108人,逐步向四年制师范学院发展。

19538月,学院制定了中国语文、历史、俄文、美术四个专修科的教学计划。确定“师专的任务为培养初级中学、初级师范、业余中学初中班各科教师及初级中等技术学校的普通课教师”,学制为二年。根据中央教育部师专教学计划草案的规定和学习苏联师专教学计划的经验,强调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把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放到了重要地位。

1953916,东北教育局转中央教育部通知:为统一师范院校名称,决定将东北教育学院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郭沫若同志亲笔为沈阳师范学院题写了校名。

同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会议指出:“高等师范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重点,今后高等师范教育的方针是在整顿巩固现有高等师范教育的基础上,根据需要与可能,有计划、有准备地予以大力发展。”并强调:“主要是扩充现有高等师范学校。”根据这个精神,从1954-1955学年开始,沈阳师范学院进入了发展阶段。语文科扩充为系,增招了本科生,中文本科学制为四年。

19538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调松江省教育厅厅长唐景阳同志,任沈阳师范学院副院长。8月,为了适应建系的需要,加强教学领导力量,学院报经上级同意任命冉欲达为中文系系主任。

1956年中文系开始招收函授生,对中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当年招收中文、历史、数学三个专修科学员1023名。

经过几年的努力,中文系教师编出一些有特色的教材。如冉欲达、李承烈等编写的《文艺学概论》;张震泽、韩梅岑等编写的《周代文学作品选讲》、《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选讲》;高擎洲、赵恒昌等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这些教材在当时全国的一些高等学校中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调整阶段

1958年,辽宁省委省人大决定,成立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辽宁大学,由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历史系、外语系的英语专业、数学系、物理系与东北财经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组建而成。

沈阳师范学院的政教系、外语系的俄语专业、教育研究室的全体教师和中文系、历史系的部分教师保留下来,继续创办沈阳师范学院。同时,市委将沈阳教师进修学院并入沈阳师范学院,重新组建了九个系、十个专业、三个直属教研室。经过调整,中文系又有了新的发展。

1965317,国务院批转《高教部关于试办半工半读(农)高等教育学院审批问题的请示》,从此,全国各高校掀起了半工半读运动。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按照辽宁省省委的要求,沈阳师范学院别离故园,迁到朝阳山区办学,并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

为适应半工半读,中文系在课程设置上作了调整,举办了中学语文师资培训班,主要学习文艺理论、文选、写作等课程。

三、恢复发展阶段

197810月,辽宁省革命委员会下达了第266号《关于调整辽宁第一师范学院的通知》的文件,决定将辽宁第一师范学院迁回沈阳办学,恢复沈阳师范学院的校名。全校师生在搬迁领导小组组长何书九等同志领导下雷厉风行,迅速开始搬迁工作。从此,沈阳师范学院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回迁后,中文系教师努力奋斗,19845月,经省高教局审定,中文系的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系的教育学、外语系的英国语言文学被评为省属重点学科。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结合科研编写了《中国诗歌史》、《中国散文史》、《中国小说史》、《中国戏剧史》、《诗经通论》。中文系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组织学生开展轮流讲课、写教案等活动。

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从1985年起,举办中国古代文学助教进修班。研究生班学员与伍心镇副教授一起编写的《诗经析释》一书,全书共40万字,是国内少有的诗经著作。马国权教授是红楼梦研究室的创始人,现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马力教授在儿童文学研究方面成果突出,《世界童话史》获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王太顺教授的《解诗学》是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该书出版后,在高等院校中产生一定影响。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是学院公布的首批重点学科之一。

党委在全院大学生中,培养、树立了一批全面发展、奋发有为的学生典型,中文系学生郑国民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十佳大学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中文系与沈阳民革支部共同举办优秀影视片展映,外国文学作品名篇名著导读、欣赏与评论报告会等活动,引起全院师生注目。一等奖的长篇电视连续剧《选择》引进校园,使同学们及时看到了家乡的工业在改革大潮中起步和腾飞的现实。

中文系还进行包括口语表达(普通话朗读与讲演)、书面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常用文体写作)、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技能4个方面的测试工作,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从教能力。

2001年,中文系随沈阳师范学院一同搬迁至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现校址),中文系从此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2002年,沈阳师范学院更名为沈阳师范大学;2003年,中文系撤系建院,正式更名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繁荣阶段

自90年代以来,文学院坚持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基础,拓宽专业,优化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手段,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管理,在全院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在“博学致知 厚德致远”的院训指导下,在和谐、进取的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院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多方面的优势,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学科发展得到长足的进步,学院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今,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学缘、年龄、专业方向优化,教学水平高,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系2个系级单位;现有汉语言文学(师范)、对外汉语(师范)2个本科专业,全部在一本B段招生。有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写作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语文学科教学论等9个教研室。

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示范性专业、沈阳师范大学重点建设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沈阳师范大学重点扶持专业。在2015年辽宁省本科专业评估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综合评价位列辽宁省第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位列第三名。2017年获批教育部“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计划”项目。

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等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具有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教学(语文)等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位列辽宁省第二名,成绩为C+。

著名学者、文艺评论家孟繁华、贺绍俊、季红真等名师现在本学科任教。学科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学缘、年龄、专业结构优化,学术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具有广泛影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3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入选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20余位教师担任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辽宁文学奖及国家、省、市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评委,国家、省、市重要专业学会的负责人和理事。近年来,学院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中国语文》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出版一批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相当一部分成果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或被译介到国外,产生重要的学术影响。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以及鲁迅文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辽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批评家奖、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辽宁文学奖、辽宁文学评论奖等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等成果奖励100余项。2本学术专著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来源图书目录(CBKCI)收录。

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重点研究基地“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等4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拥有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省级研究生创新交流中心;1个省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设有辽宁省《红楼梦》学会及书法艺术研究所等10余个研究机构。

文学院全体师生正满怀信心,以学科建设为先导,以专业建设为根基,以人才培养为最高目标,整合一切可用资源,发挥优势,为实现学院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把文学院建设成国内知名、省属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以及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优秀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而不懈努力。

历任党政工青

一、党总支

第一任书记:孙敬勋    副书记:沈国权

第二任书记:郭景贤

第三任书记:刘一杰    任鸿章

第四任书记:任鸿章    副书记:曹春祥

第五任书记:牟银如

第六任书记:许振坤

第七任书记:孟 

第八任书记:殷绍基

第九任书记:黎九海

第十任书记:宋 

第十一任书记:刘振庭

第十二任书记:刘栾之    副书记:赵慧平

第十三任书记:赵慧平    副书记:李泽淳

第十四任书记:李泽淳    副书记:许金龙

第十五任书记:李泽淳    副书记:姜   

第十六任书记:李泽淳    副书记:崔桂武

第十七任书记:李庆勇    副书记:崔桂武

第十八任书记:李庆勇    副书记:卢景杨

第十九任书记:田红雨 副书记:于巍

二、行政

第一任系主任:珞珈

第二任系主任:田泽长

第三任革命委员会主任:曹春祥 副主任:李君

第四任系领导小组组长:牟银如 副组长:李君

第五任系领导小组组长:吴景山 副组长:郭焕枝

第六任系领导小组组长:许振坤 副组长:田泽长、李君

第七任系领导小组组长:田泽长 副组长:郭焕枝

第八任系主任:珞珈 副主任:谢挺飞

第九任系主任:朱大成 副主任:谢挺飞、张家鹏

第十任系主任:张家鹏 副主任:张振忠、夏敏、李振华

第十一任系主任:赵慧平 副主任:王祥、于全有、许金龙(兼)

第十二任系主任:李泽淳 副主任:王祥、于全有  主任助理:于江波

第十三任院长:李泽淳、赵慧平

副院长:于全有、高玉海、姜旭(兼)、李庆勇

院长助理:于江波

第十四任院长:赵慧平 

副院长:李泽淳(兼)、郝继东、胡玉伟、崔桂武(兼)

第十五任院长:赵慧平

     副院长:李庆勇(兼)、高洪岩、胡玉伟、李春玲、崔桂武(兼)

第十六任院长:胡玉伟

副院长:李庆勇(兼)、郝继东、陈秀云、卢景杨(兼)

第十七任院长:胡玉伟

副院长:田红雨(兼)、夏历、张维阳、于巍(兼)

三、工会

孙明恺、王文樾、梁成荣、宋文坤、王立明、李庆勇、王金城、吴希斌

四、团总支

第一任书记:胡占卿

第二任书记:尚久武

第三任书记:纪芝信

第四任书记:廉秀

第五任书记:赵慧平

第六任书记:夏 

第七任书记:张东平

第八任书记:孙殿玲

第九任书记:王洪礼

第十任书记:李庆勇

第十一任书记:孙云鹏

第十二任书记:邓海燕

第十三任书记:崔桂武

第十四任书记:杨利景

第十五任书记:彭 

第十六任书记:王静斯

第十七任书记:高阳